双滦区:“微党课”讲出“大道理”
本报讯(通讯员闫晓杰 陈广海)连日来,庭院党课、车间党课、田间党课等形式各异的特色“微党课”在双滦区各领域党组织中正陆续开展。为解决基层党员受教育培训机会少等问题,今年以来,双滦区在全区6个乡镇、3个街道全部建立基层党校。为使基层党校接地气、受欢迎,切实发挥作用,区委紧扣“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坚持“大讲台‘漫灌’+微党课‘滴灌’”“必学+选学”相结合形式,把党课教育覆盖到基层组织的“神经末梢”,送到党员群众家门口。
特色“微党课”改变固定课堂和“一人讲大家听”的传统授课形式,把党课地点放在党员中心户、党支部书记、老党员家的庭院里,放在楼院网格、车间班组等,通过简短、灵活、互动性强的“唠家常”式党课,变“坐而听学”为“围而论道”、变“单一空间”为“开放课堂”,这样既有“党味”又有“鲜味”、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微党课”,不仅解决了基层党员学习教育集中难、学习方式单一等问题,受到了广大党员的普遍欢迎,还吸引了周边群众。
谁来讲,才能讲得好?双滦区建立区、乡两级开放式党校师资库,从区内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人才库中,选聘思想政治素质好、实践经验丰富、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党政领导干部、先锋模范等进入师资库。截至目前,已聘请兼职教师35人。师资库资源实行区、乡两级共建共享模式,镇街基层党校以师资库为依托,每季度至少组织开展一次综合性集中培训,每年至少对下辖党员进行一轮全覆盖培训。根据发展需要,适情将优秀青年、致富带头人等重点群体纳入基层党校教育培训范围。建立“一村一社区一名党课教员”制度。每个村(社区)明确1名党课教员,党课教员经基层党校培训后,通过精准送学方式,将政策理论传达宣讲到每一名党员。
讲什么,才能有实效?综合考虑基层党员的特点、需求和接受能力,双滦区突出政治理论和党性教育内容,兼顾丰富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科学制定培训计划。采取专题班、短期班、晚间班等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因人施教。针对乡镇和村“两委”党员干部,重点围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基层治理等内容;针对农村(社区)党员,重点围绕政策及会议精神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扶贫脱贫等内容,切实增强农村党员致富奔小康本领。截至目前,各镇街党校共开展培训18场次,参训党员近千人次。在组织推进各类特色“微党课”时,以“讲得透、听得懂、用得上”为发力点,精心设计党课内容和形式,将时事要闻、党建知识等党课内容用“乡音土话”讲给党员、群众听。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深入挖掘、宣讲生产生活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感人事例,传递基层“好声音”,激发行事“正能量”。
怎么讲,才能受欢迎?双滦区综合运用网络、微博、微信群等平台,把教育培训内容推送到党员手中,满足了不同领域、不同层面党员的多元化、差异化、碎片化学习需求。充分利用“班前一刻钟”、工间休闲等零散时间,开展各类特色“微党课”。授课过程中,教员们从党群身边可感的微小变化入手、从大家普遍关注的关键小事破题,唠家长里短、谈身边冷暖,用深入浅出、通俗直白的语言讲解。
下一步,该区将立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党员需要,以打造“有深度、有温度、有味道”的基层党课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加强基层党校的软硬件建设,把基层党校的课程设置好,把特色“微党课”在全区范围内全面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