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科网通院测控通信系统护航神舟二十号飞天征程

来源: 河北经济日报  
2025-04-25 08:07:11
分享:

  河北经济日报讯(记者 袁立朋 通讯员 李晨) 4月24日17时17分,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航天员送入太空。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54所,以下简称“网通院”)研发的测控通信系统始终紧紧守护飞天征程。

   4月24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新华社发 李鑫 摄

  回望:“东方红”的旋律响彻太空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航天人用“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的朴素目标,在戈壁滩上刻下航天事业的起点,中国成为全球第五个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时任四机部19所(54所前身之一)的总工程师魏鸣一,带领技术团队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完成测量系统和安控系统的设备研制和全面联试,成功参与完成“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时对火箭主动段的跟踪测量,让“抓得住”成为现实。

  砺剑:从“抓得住”到“护得牢”

  从“东方红一号”对火箭主动段的跟踪测量,到“神舟二十号”十余套测控设备的全程护航,网通院研制的测控系统已形成一张覆盖火箭上升段、在轨运行段、交会对接段的“精密天网”,将飞船牢牢守护。测控系统不仅是飞船的“导航仪”,更是航天器的“千里眼”,承担着飞船的遥控、遥测、测量等任务,精准测控飞船入轨、自主对接,完成地面人员与航天员之间话音、图像等信息传输。

  如果说火箭是飞天的“翅膀”,安控系统便是托举翅膀的“骨骼”。在飞船发射过程中,它时刻准备着应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尤其面对载人航天任务时,一旦任务出现异常,安控系统会第一时间启动逃逸火箭,将航天员连同安全座椅带离发射轨道,飞到安全区域,并启动降落伞安全着陆。网通院研制的安控系统已历经多次考验和验证,以“润物无声”的守护,将风险消弭于无形。

  通途:从“听得到”到“天地通”

  从“东方红一号”在太空唱响东方红,到“神舟二十号”的连通天地无缝对接,卫星通信系统搭建星河之桥。网通院研制的卫星通信系统紧密连接地面与飞船、地面测控中心与测控站。有了它,各种语音、图像、命令和数据才能在天地之间、地面测控中心与各测控站之间得到实时可靠的传输,飞船才能像自由翱翔却不断线的风筝,准确发射、安全运行,与太空站精准对接。

  网通院研制的天地通监控中心,如“最强大脑”,能将不同链路、不同格式的空间站图像和话音数据汇集,进行记录、编解码、转发、选优输出,完成系统设备的监控。

  步伐坚定乘风起,摘星揽月上九天。当神舟二十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再探苍穹,网通院测控通信系统也以更加从容的姿态迎接挑战,为航天强国事业续写壮丽篇章。

关键词:测控,神舟,网通院,通信系统,中国电科,五十四所 责任编辑:袁立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