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经济日报讯(孙兴兴 吴纪良)邢台市工商联围绕服务中心大局,积极发挥职能优势,推动交流合作,促进“邢商回归”,为邢台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深化机制建设,扩大邢商组织。邢台市工商联依托“异地邢台商会联络动员工作机制”,常态化邀请异地商会会长及优秀邢商代表列席市两会,组织专题考察交流活动,增强邢商参与家乡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市情通报制度”,定期向异地邢商传递邢台重大政治经济动态,广泛吸纳意见建议,形成双向互动。强化“跨区域合作机制”建设,探索全国邢商联谊交流制度,深化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重点区域邢商联络交流;积极拓宽跨境交流渠道,通过海外邢商搭建与日韩、非洲、中亚、东南亚渠道,助力本地企业“借船出海”。今年以来,推动成立成都市邢台商会、海南省邢台商会。截至目前,异地邢台商会达23家,跨境合作渠道逐步打通,夯实工作基础。
加强对接交流,促进精准合作。邢台市工商联一方面通过“走出去”加强联系联谊。先后赴杭州、成都、深圳、海南、南京等异地邢台商会,参加商会会员代表大会、开展新春慰问,走访在外邢台籍企业家,宣传“邢商回归”活动;推动邢台特色产业(广州)协同创新中心在广州举办“2025政企研产业创新峰会暨邢台市特色产业(广州)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大会”,邢台企业润泰救援、金银花产业园等进行产品、园区推介,并举办应急救援装备和中药材特色产业两个分论坛,进行精准对接。另一方面,通过“请进来”开展“邢台行”活动。邀请南京、深圳、海南、天津等地异地邢台商会回邢考察,推动深圳邢台商会在邢设立深圳邢台商会驻河北办事处,这也是首个异地邢台商会驻邢实体机构,搭建了服务深圳邢商返乡投资新平台。今年以来,指导各县(市、区)举办“邢商回乡恳谈会”37场,市县两级共“走出去”学习交流84批、501人次,邀请外地客商来邢考察91批、788人次。
注重跟踪服务,促进项目落地。邢台市工商联积极探索“邢商回归”重点项目服务机制,建立“邢商回归”项目库,联合商务、发改等部门,全链条、动态跟踪重点项目进展,提升精准服务。邢台市工商联主要领导对重点项目实行包联服务,如省重点项目——河北昊倬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和新能源光伏配件投资项目、深圳邢台商会的健康峰生命科学综合产业项目等,全程跟踪协调,目前昊倬智能制造项目已完成投资1500万,基础建设已完工,厂房钢构正在安装。截至目前,异地邢台商会促成签约项目27个,协议投资总额55亿元。本地直属商会、团体会员招商引资项目30个(含意向投资),总投资503亿元。全市工商联系统执委企业增资扩产项目44个,总投资157亿元。
搭建平台载体,破解困难问题。邢台市工商联一方面以项目招商机制破解闲置资产难题。为盘活闲置破产资产,推动资源高效利用,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破产资产盘活与招商引资对接合作机制”,建立破产资产信息共享库,梳理具备盘活价值的破产企业土地、厂房、设备等资源,通过工商联向会员企业发布信息,精准对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需求。2024年已发布2批破产资产清单,今年发布第3批3个重点破产资产项目。另一方面,以深化校企合作破解升级难题。搭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对接服务平台,向企业发布机电学院培训中心、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中心详细情况和24个专业企业团队概况,促进校企精准对接。联合天津邢台商会等组织校企合作专场活动,促成就业意向超70人。助力邢台学院与南京企业开展电商合作、红色教育等多元化合作,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积极参与“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有1624家民营企业参与行动,10家高校举办校园招聘活动11次,提供就业岗位信息35388个,签订就业意向376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