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经济日报讯(孙兴兴)河北光之翼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之翼)是一家致力提供数智化转型升级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示范企业。业务领域隶属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打造数智化转型升级系列产品和服务,是A-DFCT流程制造业数智化转型服务领导者,历经数年攻坚,突破核心专利 A-DFCT(A人工智能模型平台、D数字孪生及大数据平台、F统一登录及业务融合平台、C物联网管控平台、T架构)技术体系,在数字经济的蓝海中铺就光之翼之路。积极构建数字孪生、数据集成、系统集成以及数据资产服务等核心研发能力。近日,河北经济日报《民营经济》导刊对河北光之翼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锋进行了专访。

河北光之翼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锋。薛洋 供图
心有所向,于困局中辟新路
“经营企业,不能仅图当下之利,更要锻造时代所需的核心能力。”王建锋话语中透着对发展的深邃思考。光之翼的转型之路,从起步便与“难”字相伴——从熟悉的IT服务领域转向数字孪生前沿赛道,技术壁垒、市场质疑、资金压力如影随形。但在他看来,正是这些“棘手难题”,终将成为企业扎根未来的“发展基石”。
“时代的机遇,往往藏在多数人犹豫的地方”。当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当“数智新基建”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王建锋敏锐嗅到机遇的气息。他坚信,唯有主动拥抱变革,才能让企业在时代浪潮中站稳脚跟。
转型即创业,在“无人区”种出希望
2003年,光之翼以数通、服务器等业务起步,后拓展至信息化建设、系统集成等业务。2015年,王建锋前往美国等地考察全球发展态势,返回公司后提出向数字孪生、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转型。然而,当时团队70%的人员反对,反对声音主要集中在“技术未成熟”“市场需求不明确”“研发投入大”等方面,质疑不断。
“难,才说明有价值;做,就必须啃下来。”王建锋力排众议,坚持转型创新。他深知,5G、物联网普及,“物理世界数字化”“数字经济”是不可逆趋势。转型初期,为攻克技术瓶颈,他亲自带队走访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引进高端人才,组建核心研发团队。企业每年投入资金研发,鼓励团队“允许试错,重在复盘”,坚持创新。
历经三年攻坚,光之翼成功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孪生大数据平台,形成基于A-DFCT技术的组织数智化转型系统及方法的基础架构,实现物理与数字世界精准映射,成为能提供“全场景数字孪生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获评“专精特新省示范企业”。
王建锋称“创新不是炫技,是解决真问题”,如为河北某钢厂搭建数字孪生生产管理决策系统,优化能耗成本8%、应急响应速度提升50%,表示“这就是技术的价值”。
爱国敬业,与国运同频,为产业赋能
王建锋常对团队成员强调,“企业的价值,永远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爱国不是空洞口号,而是将企业发展融入国家战略的自觉行动。近年来,我国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制造业、医疗等领域需数智化升级,却面临“技术卡脖子”“转型无路径”困境,光之翼信息做到为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贡献力量。
“这正是我们的战场。”王建锋的话语掷地有声。自2015年,他带领光之翼调整业务方向,从传统IT服务、系统集成转向数字孪生、大数据平台研发。2018年企业完成战略转型,2020年实现自主研发的“A - DFCT”技术体系落地,随后不断构建覆盖智能工厂、智慧校园、智慧园区等场景的数字孪生大数据平台。他表示国家需要高新技术企业在关键领域突破,既然选择就要坚持,这是科技企业的责任。正是爱国情怀和敬业精神,支撑他和团队攻克难关。
这场“战争”意义深远:智慧调度平台告别二维数据看板,借助元宇宙与区块链技术迈入新阶段,实现数智化平台架构迭代升级。它不仅解决了传统组织经营、管理、服务中成本高、决策难、效率低等痛点,还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赋能创新能力提升,支撑“双碳”目标实现,让技术成为国家产业升级的“加速球”。
守法经营,守底线者方行远
王建锋提出,守法为企业生存之基,亦为长远发展之石。在数字时代,企业竞争除技术与市场外,更关乎合规能力。光之翼秉承通过制度与标准化管理,强化风险防控“安全网”。
如今,光之翼已形成“资质矩阵”:DCMM二级、CMMI三级、CCRC、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乙级、建筑智能化二级等权威认证,覆盖数据安全与系统集成领域。在管理体系上,企业通过 ISO9001、14001、45001、27001及20000等国际标准认证,实现全周期合规管控。
王建锋强调“资质是门槛,体系是保障”,唯有将合规意识融入代码与服务,企业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对规则的敬畏使光之翼连续多年获评“守法诚信示范企业”,成为市场信任的“硬名片”。
回报社会,点亮温暖
企业是社会的一份子,有技术后需选择要帮助的产业和行业。王建锋铭记创业初期的艰难,如今想成为“递火把”的人。
为助力乡村振兴与农业发展,光之翼构建数字孪生农业平台,实时监测基础设施与环境,助力农业精细化管理。平台通过采集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信息,分析整合气象、土壤等数据,为农户提供种植建议、病虫害预警和行情分析等服务,降低种植风险、提高收益。在平台助力下,蔬菜产量提升10%,优质品率提高8%。此外,企业与乡村合作,培训技术员,使乡村具备自主运营平台的能力。
作为善行使者协会的参与者,王建锋不仅个人捐款捐物,还带动企业及员工参与帮扶贫困家庭、关爱少保中心等公益活动。
行有所至,锻造硬核实力锚定未来
市场不断变化,但对核心技术的执着和对客户需求的敬畏不可变。谈及未来,王建锋的规划清晰坚定。光之翼将深耕“数字孪生+大数据”核心领域,重点推动A-DFCT 技术迭代升级。未来三年,打造“智能决策引擎”,用数据驱动决策赋能各领域。比如,在工业领域推行“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为企业提供从设计、生产到运维的“虚拟镜像”全流程服务;在校园管理构建“动态孪生平台”,融合多类数据实现智能化管理。
行远自迩,做长期主义的赶路人
回顾20年创业路,王建锋的感悟朴素而深刻。“难的事,往往是对的事”。转型初期,有同行质疑“放着稳赚的生意不做,去转型创新”,但他坚信“容易的钱赚不长久,机会藏在难啃的硬骨头里”。他常对团队说:“做企业像种庄稼,春播秋收急不得,根扎深才能扛住风雨”。“创新要贴着地面行走,内部思考‘技术能做什么’,现场看‘客户需要什么’,两者结合才是有价值的创新”。
王建锋的目光坚定而长远“创业者别怕难,难的时候,往往是在往上走。路还长,我们接着做难而正确的事”。
从转型阵痛到技术突破,从服务企业到反哺社会,王建锋与光之翼的故事印证着,真正的企业家精神,不在于走得多快,而在于走得有多坚定 —— 坚定地做难而该做的事,坚定地为时代创造价值。这,便是对“长期主义”最好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