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擎灯”引路 育强基层健康“守门人”
——河北医科大学加快推进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来源: 河北经济网  
2025-11-06 10:09:00
分享:

  河北经济日报讯(通讯员 肖梓怡 马梦瑶 陈雁)“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平时生病了去医院很不方便。听说省里有专家来义诊,就赶紧过来让医生给瞧瞧,这可给我解决大麻烦了!”10月11日,定州市翟城村李女士对村里来的义诊医疗队赞不绝口。

  当天,在翟城村晏阳初小院的平民教育教室里,河北省乡村医生培训联盟2025年“城乡手拉手 义诊一带一”健康行动拉开帷幕。来自河北医科大学呼吸、内分泌、心内、神经内科、中医、消化等18个科室的教师志愿者同期开展义诊和教学活动。专家为病人耐心诊治,35名乡医在旁边认真观察记录,倍加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翟城村义诊现场。 马梦瑶 摄

  “今年我们还将举办8场这样的主题活动,让健康服务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同时,通过义诊‘一带一’,进一步提升乡村医生队伍胜任力。”河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于树江介绍,河北省乡村医生联盟自成立以来,已累计开办乡村医生培训班111期,现场面授乡村医生21304名,实现了全省11个设区市和定州、辛集、雄安新区的乡村医生培训工作全覆盖。

  “擎灯”引路 育强农民健康“守门人”

  “我们平时也会遇见很多问题,由于接触面比较窄,自身掌握的知识有限,有很多病人提出的问题我们都很难回答,感觉非常无奈。”衡水赵家圈镇马军营乡医李洪声道出很多乡医的心声。

  乡村医生作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和健康乡村建设“守门人”,是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支撑。但乡村医生队伍长期存在学历层次低、执业资质低、核心诊疗能力欠缺、职业素养淡化等胜任力不足问题,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针对乡村医生成长痛点,早在2016年,河北医科大学就成立全国首家乡村医师学院,赓续传承“擎灯”精神,统筹利用校区和直属医院教育、教学、医疗等资源,制定规范化培训方案,创新多种培训形式,不断提升基层卫生人员执业能力和服务水平。成立9年来,该校先后在河北省内及湖北神农架、新疆铁门关、内蒙古奈曼旗等省外地区建立乡村医生培训基地10个,举办基层卫生培训班百余期,在提高乡村医生医疗服务水平、保障基层群众生命健康、助力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24年4月,河北医科大学牵头成立河北省乡村医生培训联盟,集合省内9所高校力量,致力于推动全省乡村医生培训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建设。

  六大培训场景 让学习像点餐一样方便

  “河北医科大学安排了很多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从临床理论到实践操作都对我们进行了系统的培训,非常具有针对性。”在河北医科大学,刚刚结束专业课堂学习的保定市莲池区赵医生对此次的培训活动非常满意。她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当中会更得心应手。

  像赵医生这样走进校园开展系统培训学习的乡医达2万余人次,辐射范围达全省在岗乡村医生的1/3以上。

  为破解乡村医生学习时空限制,河北医科大学坚持“请上来+沉下去”双轨模式,创设六个培训场景,将乡村医生请进高校专业课堂、医院临床课堂、技能实操课堂,提高教学参与度;将优质资源下沉乡村移动课堂、义诊带教课堂、远程空中课堂,尝试学员就地参训、教师轮转走课等形式,重塑学习便捷性。截至目前,线上培训学员20.43万人次,实现了全省在岗乡村医生100%覆盖,有效提升参训率、覆盖面,学习的可及性、连续性得到有力保障。

  “学习像点餐一样方便。”邢台市一名乡医说,平时工作繁忙,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网上视频课件学习,对业务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

  据了解,该校搭建乡村医生专门化课程体系和“模块化”培训包,培训内容已涵盖19个学科、66门类课程、18项西医基本操作和26项中医适宜技术操作。编写适用性案头教材12部;赋能数字化学习平台,打造河北乡医App等数字化学习平台3个,优化课程库、试题库、案例库、科普库,1300部医学视频课件免费开放,资源累计播放量超900万。设置课程中心、教师志愿者中心、学员支持服务中心、评价与研究中心四大核心板块,联动10所高校在教学、服务、科研环节协同共进,有力推进了河北省乡村医生培训工作向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有效转变。

  为解决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提升难题提供“医大方案”

  在实践中,河北医科大学对标乡村医生在职业素养、岗位基础、特色专长、资质进阶、学历提升方面的需求点,创建乡村医生胜任力模型,突出理论实操并重,让乡村医生在学中练、练中学。

  数据显示,河北省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通过率74.69%,较全国平均通过率高5%。86%的参训学员通过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填补诊疗盲区,农村百姓的基层首诊意愿增强,日均诊疗量增幅达17.66%。参训学员知识水平、诊疗技能和从业信心得到全面提升。

  同时,组建起一支心系乡村、志愿奉献的授课教师志愿团队,优化梯队结构和学科覆盖,600余名学校直属医院专家踊跃参与,确定10月16日为联盟志愿者日,深入农村开展“城乡手拉手 义诊一带一”健康行动,依托各类专科专病日密集组织科普宣讲、集中查房、现场义诊活动,持续送知识、送技术、送服务下乡,打通农村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于树江介绍,针对当前乡村医生年龄结构老化、学历偏低的现状,项目将继续实施“分层分类+动态更新”培训策略:对55岁以上乡村医生开展“实用技能强化培训”(如慢性病管理、急救实操),对中青年医生推进“学历提升+执业资格转化”计划,力争3年内实现全省10万名乡村医生培训覆盖率100%,执业(助理)医师占比提升至45%以上。

关键词:河北医科大学 义诊 城乡手拉手 责任编辑:绳月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