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唐山市构建“人防+技防+管理防”三位一体防控体系 筑牢煤矿安全防线

来源: 河北经济网  
2025-11-07 16:27:00
分享:

  河北经济日报讯(田桂云 韩博)唐山市以人防强素质、技防强支撑、管理防强保障为举措,构建“人防+技防+管理防”三位一体防控体系,筑牢煤矿安全生产防线。今年以来,全市煤矿自查自纠监管监察部门查处隐患问题同比下降16%13%,全市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人防强素质:聚焦群体,全面提升人员保安素质水平

  人是安全生产的主体,也是防范事故的关键。唐山市紧盯各煤矿“五职五科”、特种作业、安全管理、一般操作人员及监管执法队伍和专家队伍等六群体,压实责任、深化教育、强化培训、抓实演练,全面增强六类人员的安全素养和能力。一是聚焦煤矿“五职五科”人员。全面摸底、建立台账,严任职资格,认真落实矿长考核记分制度,创新开展五职矿长“上台讲一课”和五科人员宣讲等活动,授课职工覆盖率100%。二是聚焦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资格准入制度,开展学历提升和注册安全工程师比例“双提升”,确定并逐步实现2024年——2026年三年提升数字化目标任务。三是聚焦煤矿特种作业人员。严格资格管理和动态考核,“一人一档”详细记录安全培训、考核信息。通过技术比武、岗位练兵以及高强度技能训练,全面提升安全操作水平。四是聚焦煤矿一般操作人员。指导各煤矿编制《岗位安全操作标准化图册》,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明确操作规范和风险提示。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井下火、水灾等应急演练45场次,参与演练1万人次以上,以实战化演练提升从业人员应急处置能力。五是聚焦监管执法队伍。通过补充招录、人员调整及考取注册安全工程师等方式,专业监管人员配备比例86%。同时,依托华北理工大学和开滦集团,聘请专家开展“周末大讲堂”,组织监管执法人员“上台讲评”活动,全年累计开展8次,专家授课6次,参训人员141人次。六是聚焦专家队伍。制定落实专家绩效考核和积分考评管理制度,动态调整专家库,重组专业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政治素质过硬的专家团队51人,保障专业技术支撑。

  技防强支撑:瞄准四项工作,大力强化科技兴安支撑作用

  科技是防范风险、保障安全的有力武器。唐山市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电子围栏建设、设备升级改造、智能化矿井建设等重点工作,不断提升煤矿安全风险感知、预警和处置能力。一是抓实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督促煤矿企业组织专业队伍,采取钻探、物探、化探等工程技术手段开展全覆盖式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对各类灾害进行源头治理、超前治理、精准治理。二是抓实电子围栏建设。督促各煤矿在掘进工作面、煤仓、带式输送机等井下关键危险区域加装“电子围栏”340套,通过精准人员定位、红外感应、红外热成像等手段,实现对危险区域的智能管控,有效防止人员误入,大幅提升井下作业安全系数。三是抓实设备升级改造。督促各煤矿更新替换10年以上老旧机电设备11397台(套),投入智能化钻机、智能精准测风装备、“长压短抽”智能通风除尘系统等先进设备设施,大幅提升机电设备的本质安全水平。四是抓实智能化矿井建设工作。指导各煤矿累计建成国家Ⅱ类中级智能化示范煤矿1个,Ⅱ类初级智能化示范煤矿4个,建成智能化、自动化工作面23个,打造“无人则安、少人则安”的智能化生产新模式。

  管理防强保障:深化四项机制,充分发挥管理强安保障能力

  科学严谨的管理是确保各项安全措施高效运行的基础。唐山市着力在健全“双控”机制、精准研判风险、专项排查隐患、严格执法检查上下功夫,构建起系统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安全管理模式。一是深化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制发《唐山市煤矿企业“双控”机制运行质量提升实施方案》,组织各矿按照“八步工作法”全面排查安全风险,科学开展风险分级,强化落实管控措施,真正做到“把风险管控在隐患前,把隐患治理在事故前”,督促6家煤矿创建无隐患单元105个。二是落实风险研判预警机制。建立省级、市级、煤矿上级企业和煤矿四级安全风险研判预警体系,定期组织开展风险会商研判,每月发布重大风险预警,有效管控煤矿重大风险。今年以来,已发布风险预警信息9期,提示重大安全风险322条。三是落实专项检查排查机制。针对不同时期特点,组织开展“一通三防”、顶板管理、提升运输、防治水等专项检查,聘请专家参与会诊,深入查找深层次问题和隐患。四是落实执法检查机制。采取线上线下、计划执法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执行监察专员+专家”辅助模式,依法依规开展执法检查,确保执法专业性和效果

关键词:唐山市 防控体系 煤矿安全 责任编辑:郝海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