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经济日报讯(通讯员 林帆)近日,张家口一位老年消费者在银行办理业务时,因轻信销售人员对一款保险产品“高收益、无风险”的不实宣传,误将其当作银行存款购买,导致后期提前赎回面临本金损失。这一案例再次提醒公众,在购买金融产品时需提高警惕,明确产品性质,谨防销售误导。
针对此类现象,大家人寿张家口中支发布以下消费提示,帮助消费者守护自身权益:
一、明确产品性质:购买任何金融产品前务必核实产品类型是存款、保险还是理财,保险以保障为核心,虽部分产品兼具理财功能,但其本质不同于存款,切勿混淆。
二、警惕高收益承诺:勿轻信“高额收益”“保本无风险”等口头承诺,特别是分红险、万能险等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应仔细查阅合同条文。
三、认真阅读合同条款:签字前需仔细审阅保险责任、免责条款、退保损失、缴费期限等关键信息,如有疑问应及时提出并要求解释。
四、善用犹豫期权利:保险产品通常设有15天左右犹豫期,期间可无条件解除合同,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消费者应充分利用该期限审慎考量所购产品是否符合自身需求。





